扒灰|「なんでまた」といささか唖然として質問した。
郭美娟(记者 李佩财)10月10日,当地时间10月4日,在关于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的最终投票中,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的结果,未能阻止欧盟委员会的征税提案。这意味着欧委会可能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高额反补贴税,引发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担忧。 针对这一投票结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还表示,中方也注意到欧方表达要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 欧委会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反补贴税,图为欧盟旗帜 5国反对12国弃权 意味着什么? 这次欧盟成员国就是否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的最终投票,反对的国家多了一个,弃权票也从10票增加到12票。其中,西班牙作为一个欧盟大国,从此前赞成欧盟方面对中国产品的征税到这次转变为弃权,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变化。 从这个动向可以看出,经过近一段时间中方的努力,以及中欧方面在各个层级的对话、交流和磋商,欧盟内部的意见分歧进一步扩大。对多数投弃权票的国家来说,他们一方面要服从欧盟的大的政策方向,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通过征税,把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搞得越来越糟。 接下来,无论是在中欧后续的磋商,还是未来阻止欧盟方面继续采取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上,仍有很大的争取空间。 10月7日中欧双方将会进行新一轮关税谈判后续再谈 中欧如何博弈? 最终投票之后,欧盟方面还释放出来一些信号,比如说在10月底之前,中欧双方要进行后续的谈判,这实际上也表明,欧盟方面在对中国产电动车征税的同时,其实也希望避免中欧的经贸关系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和拖累。 在双方的后续谈判磋商中,有两个问题会成为焦点:其一,征税幅度的调整是否能够进行,因为从这次欧盟方面最终拿出的征税方法来看,相比之前征税的幅度有所下调。后续对相关企业具体到征税的额度和期限上,中欧双方也会继续讨论和磋商。 其二,就是对中方提出的价格承诺的方案,双方也会进行密集讨论。现在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如果中方作出一定的价格承诺,来回应欧盟方面提出的所谓“中国的电动车是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政府补贴,导致低价倾销”,欧盟的这个理由就不复存在了。 生产线上的中国电动汽车 面对“最坏”结果 中方如何接招? 如果最终欧盟方面还是一意孤行,影响是非常复杂的。短期内,当然会对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尤其是主要瞄准欧洲市场的出口企业产生影响,比如说他们的成本会有所上升,在欧洲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会有所下降。但更全面、更深远的影响,是对欧洲整个的汽车行业,比如说会影响到其250万人的就业机会,以及超过1000万人的间接为汽车行业提供服务的就业岗位等等。 欧洲方面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中欧之间现在在经贸领域,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格局,这一轮电动车的摩擦或者说博弈,会影响今后一段时期中欧在整体经贸关系上的格局。 此前中方已经在wto提出了上诉,这方面还将继续推进,同时相关部门也正在对欧洲进口中国的一些产品进行调查。如果欧洲方面依然强硬,或者仍采取单边保护主义的做法,不排除中方会予以更加积极的应对。延伸阅读:外媒:这次关于中国的投票,欧盟内部出现“深刻分歧”英国《每日快报》网站10月4日在题为《随着德国与中国联手,欧盟在电动汽车问题上爆发内战》的报道中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投票凸显了欧盟内部的深刻分歧。在此次关键投票中,德国站在了中国一边。德国财长林德纳在强调避免“贸易战”重要性的同时,呼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德国汽车制造商警告称,欧盟正在采取“错误的方法”,同时敦促与中国政府进一步谈判,以避免贸易争端升级。势力强大的德国金属工业工会称:“我们明确表示,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关税不会提高欧洲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报道说,投票结果似乎将加剧欧盟一些最大成员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尽管德国心存疑虑,但法国支持加征关税的提议。欧盟委员会已承诺与中国合作,找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尊龙凯时贵宾会的解决方案。德国在投票时站在了中国一边,图为两国国旗 资料图另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4日报道,欧盟27个成员国4日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特别关税进行表决时立场并不一致。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10个国家投票赞成,包括西班牙在内的12个国家投了弃权票,而德国等5个国家则投了反对票。作为欧洲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德国反对征收额外关税,因为它担心这会影响其主要汽车品牌在巨大的中国市场的销售。德国担心中国政府会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反击。本周早些时候,德国总理朔尔茨呼吁继续与中国就电动汽车问题进行谈判。报道说,其他国家,如西班牙在6月该措施最初提出时投了赞成票,但在首相桑切斯9月访华时改变了主意。访问结束后,桑切斯公开呼吁不要加征关税。在4日的投票中,西班牙投出弃权票。一方面,西班牙担心自己的出口产品,如猪肉可能会受到中国的惩罚;另一方面,西班牙希望不要阻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西班牙建立生产基地。尽管法国政府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也有一些特定行业担心成为中国政府报复的目标。例如,干邑生产商认为,政府赞成这一措施是错误的行为。“法国政府抛弃了我们。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牺牲我们的行业。”干邑生产商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0月4日报道称,尽管德国投了反对票,但欧盟现在仍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从形式上看,惩罚性关税是可以避免的。严格来说,惩罚性关税尚未通过。欧盟委员会和中国政府4日强调,谈判仍在继续。中国制造商已经提出了最低进口价格和最高销售量等妥协建议。然而,这对欧盟委员会来说还不够。目前还不清楚中国将如何反应。报道称,欧洲迅速扩大廉价电动汽车供应的希望已经破灭。中国廉价电动汽车的上市时间可能会推迟。与此同时,欧洲公司正在中国生产面向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这些汽车可能会变得更昂贵,或者被从供应名单中删除。
郭美娟(记者 赖阳强)10月10日,当地时间10月8日,以色列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部郊区的一个社区进行了空袭(图据视觉中国)当地时间10月7日晚,以色列向黎巴嫩南部的地面战场增派了第四个师的兵力,并暗示即将在海上采取行动。以色列国防军(idf)宣布,预备役的第146师在黎巴嫩南部开始行动,这支部队是为了补充已部署的三支常备作战师的力量。当晚,军方要求黎巴嫩平民远离阿瓦利河以南的沿海地区。一名以色列安全官员透露,以海军将参与地面行动。以军第4个师投入黎南部地面行动作战初期已达18年前兵力规模以色列9月30日宣布将在黎巴嫩南部进行“有限、局部且目标明确”的地面作战,并派遣了两支常备军师。如今,其兵力已扩展至包括预备役在内的四个师。目前,以军第36师、第98师、第91师和第146师的兵力越过边境,在黎巴嫩执行任务。有分析称,以色列在宣布动员三支常备军师数小时后又增派预备役师,表明以色列可能准备深入黎北部,超出原本“有限作战”的范围。据分析,随着第四个师的投入,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兵力已增加至超过1.5万人,甚至超过2万人。相比18年前即2006年黎以冲突期间1万到3万人的兵力投入,这次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地面作战从初期就已达到2006年时的兵力规模。以色列此次增兵的决定是在与黎真主党10月2日首次大规模交火后做出的,当时包括以军官在内的8人阵亡,3辆梅卡瓦坦克被摧毁。交火后,以色列暂缓地面进攻,转而加大空袭力度。10月8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布声明称,当天黎巴嫩真主党共向以色列方向发射了约180枚火箭弹。自10月9日起,以色列北部的学校会关闭。分析认为,黎真主党持续对海法等地进行火箭弹袭击,表明即便以色列对黎巴嫩全境持续近三周的空袭,真主党依然具备报复能力。纽约政策研究所世纪国际组织分析师萨姆·赫勒指出,真主党正在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展示其威慑力和报复能力。以色列官员称以海军将参战美方:以军地面军事行动仍“有限”10月7日晚,以色列要求黎巴嫩平民远离阿瓦利河以南的沿海地区。军事专家迈克尔·霍洛维茨认为,这表明以色列海军可能很快会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行动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中东安全和风险管理咨询公司le beck的情报主管迈克尔·霍洛维茨表示,从海上,以色列舰艇可以为在黎巴嫩海岸行动的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类似于一年前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开展军事行动时使用的战术。一名以色列安全官员透露,以海军将参与地面行动。美国国防部副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10月8日表示,以色列已通知美方,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的访美行程被推迟。以色列官员透露,内塔尼亚胡10月8日晚通知加兰特,除非他接到美国总统拜登的电话,且内阁批准对伊朗的报复计划,否则他不会批准加兰特的访美行程。三名美国官员透露,内塔尼亚胡将于10月9日与拜登进行两个月来的首次电话交谈,讨论将涉及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方案和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原定于9日进行的华盛顿之行临时被推迟(资料图)据环球网援引axios报道,两名知情人士称,自上周伊朗袭击以色列以来,内塔尼亚胡一直在设法协调与拜登进行电话沟通,但至今未能实现。拜登此前多次公开表示,希望与内塔尼亚胡通话,但强调这一通话将在以色列决定如何回应伊朗袭击后进行。以色列官员表示,目前他们尚未决定如何回应。在美国国务院10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却称,美方经过评估认为,到目前为止,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开展的地面军事行动仍是“有限的”。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环球网(姜蔼玲)编辑潘莉 责编 李彬彬延伸阅读以色列总理称纳斯鲁拉继任者已死,真主党最新发声态度缓和?当地时间10月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防长加兰特相继宣布,黎巴嫩真主党已故领导人纳斯鲁拉的继任者已被打死。尽管内塔尼亚胡未提及具体名字,但外界普遍将真主党高级官员萨菲丁视为纳斯鲁拉的继任者。不过,黎巴嫩真主党尚未证实萨菲丁死亡的消息。真主党“二号人物”在8日发布的视频中称,真主党领导层稳固,仍在指挥战斗。他同时提到,真主党支持黎巴嫩方面的停火努力。萨菲丁失联多日8日,内塔尼亚胡发表视频声明称,以色列已削弱黎巴嫩真主党的力量,打死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和纳斯鲁拉的继任者,以及继任者的继任者。不过,内塔尼亚胡未透露被打死的“继任者”以及“继任者的继任者”是谁。当天早些时候,以防长加兰特表示,有望接替纳斯鲁拉的萨菲丁可能已被打死。他还在军方发布的简短视频中称,真主党“群龙无首”,没人能作决定。有望接替纳斯鲁拉的萨菲丁(左二)目前仍生死未卜萨菲丁是纳斯鲁拉的表弟,1964年出生于黎巴嫩内部一个受人尊敬的什叶派家庭,早年曾与纳斯鲁拉一起赴伊朗和伊拉克的宗教神学院学习,后于1990年代返回黎巴嫩。和纳斯鲁拉一样,他是真主党的早期成员之一,也是头戴黑巾的神职人员。有什叶派专家称,纳斯鲁拉曾在真主党内多个委员会为萨菲丁量身定制职位。作为现任真主党执行委员会主席,萨菲丁负责监督真主党的政治事务。他也是真主党最高军事机构“圣战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负责真主党的军事行动。有舆论称,萨菲丁家族与伊朗方面关系密切,他的兄弟阿卜杜拉是真主党派驻伊朗的特别代表,他的儿媳是伊朗已故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的女儿。尽管萨菲丁不如领导真主党30多年的纳斯鲁拉那么出名,但他也是真主党政治舞台上的重磅人物,尤其是在过去一年里。萨菲丁经常代表真主党发声,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和黎巴嫩南部边境的军事行动。正因为与伊朗的关系以及对以色列和西方直言不讳的批评,萨菲丁也被以色列方面列为重点目标,并于2017年被美国国务院列为恐怖分子。自上月27日纳斯鲁拉遭以军暗杀以来,萨菲丁一直与真主党副总书记卡西姆一起领导真主党。外界普遍认为,萨菲丁将接替纳斯鲁拉,成为真主党的新任领导人。有消息称,他已通过内部提名并开始执掌真主党。但据黎巴嫩、沙特等方面消息,萨菲丁在本月3日以军对贝鲁特南郊的大规模空袭后失踪。真主党官员6日表示,萨菲丁仍生死未卜。另据黎巴嫩安全官员称,以色列的反复袭击阻碍了救援人员搜救萨菲丁据信所在的地点。以军发言人哈加里8日称,以军战机3日晚轰炸真主党情报总部时,以方已知道萨菲丁就在该处。目前,萨菲丁的具体情况仍在核实中。以军当天还表示,7日击毙真主党负责监督后勤、预算和管理的高官侯赛尼。此人也是真主党最高军事机构“圣战委员会”的成员,在伊朗与真主党的武器转让事宜中发挥关键作用。真主党态度缓和?真主党方面尚未证实萨菲丁已死亡的消息。在过去几周以色列重创真主党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和作战系统后,如果纳斯鲁拉的继任者真的“陨落”,对真主党及其支持者伊朗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打击。真主党副总书记、“二号人物”卡西姆8日发表视频声明称,真主党领导层“稳固”,仍在指挥战斗,被以色列杀害的真主党指挥官均已有继任者,真主党将依据规程选出新的领导人。引人注意的是,卡西姆还表示,真主党支持黎国民议会议长贝里为推动停火所作的努力。如果停火问题成形,且通过外交途径可以实现,真主党可讨论停火细节。但如果以色列继续开战,那就战场见分晓。真主党武装的军事实力并未受损。舆论指出,这是真主党首次未将结束加沙战争作为与以色列停火的先决条件,真主党的态度较此前有所缓和。以色列总理办公室8日拒绝对卡西姆的上述言论发表评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8日说,卡西姆公开支持停火努力,表明真主党“处于劣势并受到重创”。尽管如此,真主党8日仍在黎以边境对以色列“还以颜色”。以色列当局称,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近200枚火箭弹,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多处建筑受损。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图据icphoto每逢政治危机,他总能通过“扩大冲突”死里逃生。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既被视为天生的“胜负师”(围棋术语,指以胜利为终极目的的人),也因残酷的军事行动受到批评,被认为是犯下战争罪的“屠杀者”。这位自1996年首次任职以来,累计担任以色列总理17年零8天的领导人,已经与四位美国总统交手过。1996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与内塔尼亚胡首次会晤后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咆哮道:“到底谁才是这儿的超级大国?”在过去一年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展开了军事行动,克林顿的这句话再次被提起和讨论,指出内塔尼亚胡竟然连“超级大国”美国都能操控。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施加的压力下,他把全球关注点从“停火”转向了“中东全面战争还有多远”。“不死”总理以色列评论员安谢尔·普费弗说,如果内塔尼亚胡在2021年6月接受败选,他本可以在71岁退休,并有充分理由声称自己是以色列较为成功的总理之一。“在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活中,他已经在以色列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总检察长提供的认罪协议将结束有关他的腐败审判,罪名较轻,他也不用坐牢。但他无法忍受放弃权力的想法。”在18个月内,内塔尼亚胡回到总理职位。然而9个月后,哈马斯于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突袭,他的政治生涯也随之进入最大危机:他不仅未能阻止哈马斯的攻击,且在加沙地带实施了长达一年的毁灭性军事行动,依然未能实现其摧毁哈马斯或解救所有人质的目标。冲突期间,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防止种族灭绝”,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了针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以色列的国际地位因此跌至“犯下战争罪的国家”的程度。在国内,内塔尼亚胡本人还面临多项腐败指控,一旦卸任,他可能立即面临审判。▲9月2日,以色列特拉维夫,7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 图据视觉中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内塔尼亚胡和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的支持率暴跌,要求他辞职的呼声与日俱增。以色列国内要求通过停火谈判尽快解救人质的呼声越来越高,上个月初,6名人质被发现死亡,70万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反政府抗议。然而,仅仅十多天,局势就急剧变化。9月17日,黎巴嫩多地发生针对黎真主党的通讯设备爆炸事件,致数千人死伤,黎以冲突在几周内连续升级,内塔尼亚胡在国内的支持率也随之大幅上升。9月29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他的政党将赢得最多席位,虽然大多数以色列人仍然希望他辞职。10月4日,华盛顿中东研究所副所长保罗·塞勒姆在黎巴嫩评论说:“人们以为内塔尼亚胡已经用完了九条命,但事实证明,他还在后兜里藏了几条。”为权“扩战”外界认为,内塔尼亚胡在危机时总是选择通过“扩大冲突”来扭转局势。他通过极大加剧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一方面在国内凝聚人心,另一方面迫使越来越冷淡的盟友,尤其是美国,再次站到以色列一边。冲突与人道主义行动研究所(iecah)的联合主任赫苏斯·努涅斯·维拉韦德10月1日说,延续冲突、扩大冲突的举动,服务于内塔尼亚胡“继续掌权”的战略。清除哈尼亚、纳斯鲁拉等行动带来的民意支持率上升,甚至可能促使他提前举行选举,以继续掌权并继续躲避司法制裁。▲拜登和内塔尼亚胡由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遇袭以及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内塔尼亚胡与拜登政府一度产生严重分歧。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犹太裔民主党人查克·舒默曾表示,“内塔尼亚胡将自己的政治生存置于以色列利益之上”,并呼吁通过选举将他赶下台。然而,以色列在两周后轰炸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进一步扩大冲突。当伊朗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时,美国最终还是表示,“对以色列防卫权的支持是牢不可破的”。内塔尼亚胡在今年7月的美国国会演讲中,获得了52次起立鼓掌,甚至几个月前还呼吁他下台的舒默也是起立鼓掌的人之一。如今,内塔尼亚胡无视美国的反对,再次对黎巴嫩展开地毯式轰炸、直接挑衅伊朗。当伊朗在10月1日对以色列发动弹道导弹攻击时,美国再次重申对以色列的“铁杆防卫”承诺。内塔尼亚胡显然在赌美国无论如何都会在中东问题上回归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前美国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杰弗里·费尔特曼评论道:“(扩大冲突)是内塔尼亚胡的‘出狱卡’(无罪释放卡)。”“暴走”中东过去一年,内塔尼亚胡一直无视美国这个以色列最大军火供应国的要求和警告,甚至迫使拜登一度警告要暂停武器转让,但这些警告都未见成效。这也导致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被批评“失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控制力被认为下降。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墨菲等美国官员们发现,更糟糕的趋势是,内塔尼亚胡现在似乎还要对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施加影响。如果以色列与伊朗全面开战,可能会对当前紧张的选举局势产生巨大冲击。有报道称,民主党内部对拜登无法控制内塔尼亚胡的担忧日益加剧。以色列前外交官阿隆·平卡斯也指出:“内塔尼亚胡比大多数美国政客更懂得如何在华盛顿玩转政治。”▲10月6日,加沙地带代尔拜拉赫的巴勒斯坦人 图据视觉中国问题在于,这位将个人政治生存置于首位的以色列领导人的“暴走”,正在为中东地区带来更大的灾难。根据联合国卫星数据,加沙三分之二(至少16.3万栋)建筑已被损坏或夷为平地。冲突也让以色列的经济面临危机。根据以色列财政部的数据,2024年8月,以色列财政赤字达到32.4亿美元,占全年gdp的8.3%。多名经济学家警告,以色列有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面临金融危机。近期,穆迪和标准普尔等国际评级机构也降低了以色列的信用评级,认为其持续的军事冲突和内政混乱将导致经济长期放缓。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公民选择离开这个国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8月警告称,资深医生和关键领域教职正在离开,这是个3万人的“狭窄”群体,他们的离开将导致“国家不复存在”。黎巴嫩南部城市的人道主义灾难正在不断扩大。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办事处10月1日表示,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在过去两周造成1000多人死亡,黎巴嫩境内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而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国际关系学教授法瓦兹·格尔格斯10月5日表示:“内塔尼亚胡及其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开展的活动,永久破坏了所有国家都将根据国际法承担同等责任的观念。”他进一步指出,这一年的冲突标志着国际秩序的重大转折,最终可能导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领导的自由资本主义秩序加速衰落。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编辑 杨珒 责编 邓旆光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妃不好惹:战神王爷请接招》
《我不想当老大》 《重生之医界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