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小满开叉裙穿搭注意事项|第43节
尽管遭遇到了罕见的破坏性台风“摩羯”,越南经济在第三季度仍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同比增长7.4%,为两年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
其中加工制造业的增长尤为突出,11.41%的增速成为了近6年来同期最高的增幅。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选择到越南安家落户。
同时越南并不满足于中低端制造业向本国迁移的态势,希望提升自身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利润空间,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例如在今年9月21日,越南政府公布了越南中长期半导体发展战略,希望能够成为世界半导体市场上的新星。
不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周士新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越南经济当前高速发展,处于大浪淘沙的重要阶段,投资机遇不少,但相关的风险也很大,外来的投资者需要谨慎研判。
布局高端制造业
台风“摩羯”9月7日在越南北部登陆,然后横扫越南北部,所到之处狂风暴雨,多地出现洪水和山泥倾泻,导致该国345人死亡。越南方面表示,“摩羯”是近30年来越南遭遇过的最强风暴。越南农业、林业和渔业遭受非常严重的打击,经济损失达33亿美元。而越南许多重要的工厂也位于北部,受“摩羯”影响,不仅工业厂房受损严重,且北部电网严重损坏导致生产中断。
标准普尔全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9月份越南制造业pmi从8月份的52.4下降至47.3,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依赖贸易的越南经济的工厂活动五个月来首次出现收缩。
不过,即便在如此不利的背景下,越南第三季度的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了15.7%,显现了越南加工制造业的强劲态势。第三季度7.4%的增长也高于第二季度修正后7.09%的增速。
今年前9个月越南经济增速达到了6.82%,这已超乎了越南政府年初的预测。此前越南国会提出了2024年经济6%~6.5%的发展目标;受到新数据的鼓舞,越南政府已将经济发展目标上调至7%。
越南并没有满足于当前高速增长的态势,开始为长远规划和布局。9月21日,越南总理范明政颁布了越南半导体产业2030年发展战略和2050年愿景。具体的目标是到2030年,越南至少拥有1家小型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厂和10家半导体产品封装测试工厂;到2050年,该产业年收入达1000亿美元。计划用25年时间,打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心之一。
预计到2024年底,越南半导体产业总值将超61.6亿美元,使越南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要生产中心。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已经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但目前产业仍集中在低利润的封装与测试环节。
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认为,越南的优势在于它位于国际重要物流运输线上,且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与多国有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芯片生产领先国家经济联系密切。此外,劳动力成本也是越南的一大优势。
与此同时,越南高层也在为发展半导体产业奔走。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在9月底访问美国,22日他出席了“加强越南-美国在半导体产业和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合作”研讨会,表示希望双方继续在半导体芯片研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
越南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阮克江表示,近两年来,越南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半导体行业基础性很强,投资者在选择投哪国时会考虑地缘政治因素,越南有许多有利条件,这将促使越南成为全球半导体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越美关系“新时代”
当前美国是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23年越美双边贸易额达1100亿美元,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美元,很多美国企业选择到越南投资落户。
美国对于越南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就警告表示,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的政治局势可能会对越南的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在9月下旬,苏林在当选越共总书记后首次访美,并参加第79届联合国大会。苏林9月25日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白宫此前表示,此次会晤将“为两国领导人提供重要机会,磋商东南亚稳定繁荣的共同利益”。
拜登在会见苏林时,称赞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他强调将对越南的半导体和供应链进行投资。苏林则称赞拜登为提升双边关系作出“历史性贡献”。外界分析拜登在联合国大会期间选择与苏林会晤,凸显了越南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的重要性。
去年9月10日, 在二十国集团(g20)议程尚未结束之时,拜登就提早离开印度,匆忙赶往越南访问。在拜登访问期间,越南和美国的关系从“全面伙伴关系”升级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跳过了“战略伙伴关系”,属于直接提升了两个档次。
周士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些年来,“越南和美国一直走得很近”,越南非常关注美国的市场,希望得到美国的投资,而美国以市场为“诱饵”,拉拢越南,希望双方能够在战略上有更多的协调。
当然越美关系并非没有间隙,在出席与美国企业的座谈会时,苏林希望美国投资者支持让美国政府早日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的呼吁,进而为双方企业合作投资提供有利条件。8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继续维持越南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给出的理由是:“越南政府对经济的广泛参与扭曲了越南的价格和成本 ,最终使其无法用于计算美国的反
由于美国不承认越南的市场经济地位,越南产品在美国市场历来遭受居高不下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例如,2024年美国对来自越南的冷冻养殖虾重新征收25.76%的反倾销税,但对来自市场经济国家泰国的虾征收的关税税率仅为5.34%。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和越南在政治经济制度上有明显差异,美国依然无法完全信任越南。同时,今年是美国的选举年,两党都希望展现支持美国劳工的立场,此前也有“铁锈地带”选民强烈反对给予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李桐
刘宝瑞(记者 杨惠雯)10月10日,【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众议员迈克·瓦尔兹(mike waltz)和亚利桑那州民主党籍参议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一场活动上,宣布将提出一项两党立法——“美国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以振兴美国造船业。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26日报道,凯利当天宣称,美国的海上实力下降是他提出该法案的主要动机之一——二战结束时,美国有“10000艘远洋商船从事美国贸易,悬挂美国国旗,由美国船员驾驶”;如今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并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大约只有80艘。 瓦尔兹则炒作渲染称,中国如今在全球造船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去年收到了超过1500艘新船的订单,而反观美国的订单只有5艘。据估计,中国目前占全球航运量的50%,而美国仅占0.2%。 “我们一直在谈论中国有能力封杀其目前正在生产而我们不再生产的商品供应,比如药品或稀土矿物,或者大多数芯片现在都在台湾地区生产,面临着中国大陆的威胁。”瓦尔兹声称:“但实际上,他们可以通过扼杀航运船队来扼杀我们的整个经济。” 迈克·瓦尔兹和马克·凯利参加csis线上活动 视频截图 据报道,这项拟议中的立法,旨在通过所谓“多管齐下”的方法解决中美的这一差距。凯利概述了该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监管改革和对该行业的财政支持,如税收抵免;加强造船能力建设;重建海上劳动力。他还呼吁美国政府采取协调一致的做法,要求国防部、商务部和财政部共同努力。 瓦尔兹和凯利称,他们对这项立法将得到广泛支持抱持乐观态度,并提到在起草法案期间,与行业利益相关者、航运公司和工会进行了广泛磋商。 《南华早报》指出,赶在本周美国国会即将休会,直到11月5日大选过后再重开会期,该法案是美国国会议员们当地时间9月25日讨论的几项与中国有关的优先事项之一。瓦尔兹和凯利表示,该法案将在议员们返回华盛顿后提出,为使之成为法律,美国国会需要在今年于参众两院通过,因为所有悬而未决的立法将于明年1月到期,而后新一届国会就会重新加入。 “美国寻求与韩国造船厂合作以对抗中国。”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3日也发文称,随着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近一半的份额,美国在造船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中国。因此,美国正试图与韩国、日本的造船企业合作,以更低的成本快速建造船只,从而“与中国对抗”。 文章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曾拥有数百家造船厂,航运能力占到全球的五分之二。但如今,在劳动力成本增长、周转时间变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美国仅剩下几十家造船厂,它们只负责建造美国船只,几乎拿不到其他订单。 美国费城造船厂 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中国的造船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已经大幅超越美国。美国国会今年4月发布的“扭转美国海上力量的衰落”报告宣称,中国造船业的劳动力规模约为美国的4倍。美国海军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的近50%,韩国和日本分别占据近30%和17%,而美国的产能仅占到0.13%。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 除了订单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高,在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把订单投向了中国船厂,全球每10份造船新订单,就有超过七成流向中国。我国造船出口额持续增长。 9月9日,山东威海,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修造船产业基地船坞正忙于生产 视觉中国 据报道,在当地时间9月25日的另一场活动中,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下称“中国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籍众议员约翰·穆莱纳尔(john moolenaar)也“隔空帮腔”称,中国企业对美国造船业构成了重大的“国家安全风险”。 可笑至极的是,穆莱纳尔声称,“中国委员会”最近发现,一家来自中国的港口机械制造商,生产了美国港口80%的岸桥起重机,“具备监视功能”。他甚至把一家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企业,形容为“上了膛的枪”(loaded gun),宣称该公司“可能应中国政府的要求破坏美国的海上设备技术,包括在‘台海冲突’期间”。 早在今年2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曾指出,所谓中国远程控制港口起重机收集数据完全是无稽之谈。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的产品和企业。将经贸问题工具化、武器化,只会加剧全球产供链的安全风险,最终损人害己。 毛宁表示,希望美方能够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为中国企业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中方也将继续坚定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今年3月也指出,中国机遇不能错过,投资中国的前景更加广阔。中国仍是全球投资热土,去年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9.7%,法国、英国、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4.1%、81%、31.5%。拿着显微镜放大中国经济的问题,解决不了自身的挑战;把电动车看作“带轮子的智能手机”,起重机当成“特洛伊木马”,将陷入越滥用国家安全越不安全的循环;把“去风险”搞成“去中国”,就是将机遇拱手让人,只会导致双输多输。7万多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中美经济连筋带骨,强行脱钩将伤筋动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刘宝瑞(记者 刘晓恭)10月10日,新京报讯9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美副国务卿坎贝尔近期在美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小组会议上声称,中国是美国“史上最大挑战”,中国威胁已超越冷战。美国防战略委员会公布《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评估报告》,认为美存在国防战略过时、军队结构不合理,国防工业产能不足等突出问题,无法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双重威胁。请问对此有何评论?张晓刚:近年来,美方以自己的霸权思维镜像中国,以竞争和威胁的视角看待中国军队,渲染炒作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其用意不过是为扩充自身军力找借口。中方历来坚决反对美方抱持冷战思维、制造激化矛盾、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和利益的言行。中方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旨在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世界增添和平红利。众所周知,美方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战争冲突的“策源地”。打“中国牌”治不好美国自身的病。我们要求美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军力发展和战略意图,多做有利于维护两国两军关系、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延伸阅读媒体:美菲要“揭穿中国的虚张声势”?这是有着多大的误会日前菲律宾将其在中国南沙群岛仙宾礁潟湖内非法滞留的海警船撤走,海上事态呈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在国际舆论场上一些菲律宾人士不甘心降低炒作的调门,继续鼓吹菲律宾和美国应“揭穿中国的虚张声势”,通过强化美菲安全合作和利用所谓的小多边安全机制“使北京在南海问题上让步”。但是,历史经验和国家实践已充分证明,这种想法唯一的价值就是给菲律宾的战略误判增加了一个注脚。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出现在仙宾礁附近 图/社交媒体当前海上局势趋稳,马尼拉需要注意,这绝不是其所谓“麦克风外交”“透明度战略”和“灰色地带缠斗”起到了作用。恰恰相反,这些举动只会挑高菲律宾国内的对抗情绪,对海上摩擦和地区形势带来火上浇油的效果。为了避免在高度紧张时期出现地区国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马尼拉需要调整其在南海问题上的言行,以更加审慎和负责任的态度与中国相向而行、管控分歧,为缓和事态留出空间,避免海上局势失控。毕竟,出格的政治言论和失败的海上挑衅,最终只会让菲律宾政府在国内民众面前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9月15日,中方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在x平台发文证实,菲律宾海警船“特雷莎·马格巴努亚”号已于14日撤离仙宾礁地区近年来影响南海地区形势的外部不确定因素非常清晰,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势力的介入,“地缘政治妄想症”导致南海秩序中的对抗阴影挥之不去。美国对菲律宾前段时间在南海的挑衅提供了不少情报、战术和认知层面的支持,反映出其执意以强化美菲同盟为依托、以介入南海问题为抓手重塑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意图。美菲相互勾连的举动也暴露出菲律宾、特别是菲武装力量从激化海上矛盾、挑高对抗情绪、推动摩擦升级中尝到了甜头。菲律宾与美国通过海空联合巡逻、双多边军事演习,以及借助小多边的安全机制对华牵制威慑,由此导致军事力量在南海集聚,不仅给东盟国家带来不适,也会加剧冷战思维回潮,导致南海上演集团对抗。如果越来越多的“小圈子”安全机制进入南海甚至是直接针对南海,其带来的“泛安全化”影响不仅会挤压“中国与有关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磋商解决争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政治空间,也会冲击冷战结束以来南海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和平稳定局面,从而导致海上局势更加复杂难解。美国等域外国家不断介入南海问题,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作用。放眼全球,冷战后世界上所有混乱地区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美国在全球拥有700多个军事基地,其中300多个分布在中国周边。2024年前七个月,美国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累计开展大型演习演训超过50次,航母编队、两栖攻击舰编队也不时进入南海。到底谁是地区和平稳定的威胁,答案不言自明。美国前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称美国把菲律宾当“工具” 图/视频截图当地时间6月12日,席勒研究所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新闻发布会,美国前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表示,美国把菲律宾当“工具”,而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会陷你于灾难之中。当下美国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是相互利用。就美国而言,无论把美菲同盟关系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和“牢不可摧”,其对菲律宾“工具属性”的定位从未改变。美国是在利用菲律宾,为赢得与中国的大国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就菲律宾而言,他手中并没有太多能用来和美国讨价还价的东西,其对中国的海上挑衅越是极端,美国对局面失控而被牵连下水的担心也就越大。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菲律宾多次放言要明确或扩大对《菲美共同防御条约》内容中关于武装攻击的解释,而美国则在激活《菲美共同防御条约》的具体情形或适用条件等问题上刻意保持一定的模糊,绝不会给菲律宾任何“信得过的承诺”。美国一方面利用着菲律宾,但舍不得掏出真金白银来真心帮助菲律宾发展,另一方面又没有给予菲律宾真正的尊重,还不断对菲律宾的国内政策指手划脚。菲律宾国家图书奖获得者吉娜·阿波斯托尔曾经说过,美国的贪婪是对菲律宾的诅咒,菲律宾为美国提供了进入东方门户的基地。当一个国家成为了别国的工具,那无论如何都会成为一个失败者。因为工具的目标、愿望和需求是不会被利用工具的人考虑在内的,他使用工具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美国的地缘政治逻辑下,势尽则疏,利尽则散,所有工具最终都有用坏的一天。
(来源:星视频)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姥娘带我出马仙》
《反派夫妇不想走剧情》 《仙符剑尊》